近日,青岛中院集中公布第二十六批1897个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其中自然人1296个,法人或其他组织601个。[注:本次公布的名单为截止到2016年12月14日仍未履行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公布之后是否已履行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可登录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http://qdzy.sdcourt.gov.cn)“执行信息公开平台”进行动态查询。]
据青岛中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实施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制度以来,青岛中院已集中公布二十六批共39198个全市法院范围内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其中自然人32052名,法人或其他组织7146个。
2016年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5242个 促使履行案件2409件!
迫于信用压力和执行威慑,已有3693名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3108案,另有1114名失信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1319个,执结标的总额59511.9万元。其中,2016年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5242个,自然人12254名,法人或其他组织2988个,促使2127名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1637案,另有516名失信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772个,执结标的额34222.84万元。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银行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和LED显示屏、社区宣传栏等集中向社会公布,同时寄送给青岛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送给银行、工商、房地产交易中心、车辆管理、发改委、建委、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部门)。被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将在行政审批、融资信贷、招标投标、守重评比、资质认定等方面受限,在全国范围内被禁止乘坐飞机、动车商务座、火车软卧、住宿星级酒店等高消费行为。
记者了解到,2016年10月19日至2016年12月31日,青岛全市法院组织开展了“执行利剑”系列活动,集中清理本年度新收执行案件和长期未结案件,与银行、机场等多部门配合,努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严肃惩处虚假诉讼、隐匿、转移财产、暴力抗拒等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推动形成严厉打击“老赖”的强大声势,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