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站内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濮阳市:创新“评价+奖惩+修复”房地产行业信用评价闭环模式

来源:濮阳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3-10-20 16:00

2023年,濮阳市依托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系统增加信用修复协同系统模块,形成了“评价+奖惩+修复”行业信用评价闭环模式,探索出了一套护航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信用组合拳。

一、统筹推进“聚合力”。一是多方共同参与。建立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濮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议办公室会同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房地产事务中心等14家单位配合,聘请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共同建立了全市信用等级评价小组,统筹推进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信用评价工作群、组建濮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用评价系统”)研发团队,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主导、企业参与、第三方评价的协同推进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格局,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机制保障。

二、依法评价“定机制”。一是坚持依法依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等文件法规,按照《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GB/T22116—2008)》《国家“互联网+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规范(C5116—2019)》等规范,制定出台《濮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办法(试行)》《濮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二是科学实施分级。对在濮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企业的信用信息归集、评价、应用及管理作出具体规定,依据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开发经营、诚信履约等因素,将开发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信用等级。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按照信用评价等级实施企业分级支持不断提高社会公共生活的透明度,形成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促进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和市场效率。

三、搭建系统“夯基础”。一是坚持技术引导。在全省率先建成信用评价系统,邀请行业主监管部门、信用服务机构,以及信息化系统技术团队等专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依托濮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濮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系统,根据5大维度80项指标搭建信用等级评价模型,对被评为价企业做到了全方位、穿透式、多维度的评价,为年度评价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工作规范和指引。二是优化评价流程。通过召开信用评价系统座谈会、讨论会和头脑风暴会,进一步完善了信用评价系统,实现了提报承诺、便捷归集、智能算法、分级管理、全程留痕等功能。在“信用中国(河南濮阳)”网站开设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专栏,为年度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奠定了信息技术基础。

四、精准施策“强运用”。一是扎实精准归集。通过建机制、搭系统、做承诺、归数据等一系列举措,对全市28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信用等级评价。归集市场监管、房地产管理、税务、住建、自然资源规划、发改、公积金、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信用信息23323条,提报信用承诺296份,评出A级企业15家、B级企业229家、C级企业2家、D级企业35家。二是强化结果运用。依据《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实行评价结果与企业贷款授信、预售许可证发放工程进度标准、土地供应等挂钩,推行“容缺办理”等差异化举措。

五、保护权益“塑信用”。一是规范修复机制。创新出台《濮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降级、直接判定失信主体名单管理,依规建立自我承诺、主动纠错、信息公示的信用修复机制,绘制了信用修复流程图,明确了信用修复时限。二是拓宽修复渠道。依托濮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系统增加信用修复协同系统模块,推进信用修复规范化、智能化、便捷化,实现自主网上申请办理信用修复事项,鼓励支持企业自我纠错、重塑信用,进一步营造了守信重信的市场氛围。

【关闭】 【返回顶部】

指导单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10005452号-13 credit.henan.gov.cn

联系我们 |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