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信用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信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我省建设“信用河南”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提升行动,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创新信用服务理念,高效推动信用修复工作,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推动形成“诚信多受益、失信可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升级系统服务功能,实现“不见面”“零跑腿”办理。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决策部署,依托“信用信阳”门户网站开设信用修复“一件事”专栏,集成发布各类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流程指引,简化办理流程为“我要办”“我要查”,实现高效便捷信用修复“五个一”工作机制。创新上线交通运输领域缴纳罚款票据“一键查询下载”功能,企业在申请交通领域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时可一键在线查询、下载所需相关缴纳罚款票据,实现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修复跨区域办理“零跑腿”。
优化窗口服务水平,实现“帮办代办”“即申即办”。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企业信用修复线下服务窗口,窗口信息在信用中国、信用河南、信用信阳等网站向社会公开公示,向市场主体提供信用修复、信用核查、专项信用报告下载、信用异议协同处理、信用政策咨询解读以及帮办代办等服务,帮助和指导不方便线上办理的申请人填报修复申请,实现信用修复受理线上线下全覆盖。优化提升信用修复服务效率,在当日即可完成国家规定的“受理”和“初审”两个环节,实现“即申即办”。今年以来累计协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998条,初审及时率和完成率均100%。
全面推广“双书同达”,实现“处罚即告知”“期满即修复”。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的通知》,全面建立并推广行政处罚决定和信用修复告知“双书同达”制度,按照“一处罚一告知”“谁处罚谁告知”原则,各级具有行政处罚职能的部门向信用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确保信用主体第一时间知晓信用修复有关政策。在公示期满后,第一时间提醒信用主体并帮助其完成修复。自制度实施以来,已对全市266个存量(已退出193)和4247条新增行政处罚信息涉及市场主体主动告知提醒工作。
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重要环节,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必然要求,经营主体能否便捷地恢复信用,直接关系到营商环境的建设。
下一步,信阳市将围绕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加强信用修复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力度,强化信用修复受理办理、更新反馈、异议处理等全流程的高效协同,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