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站内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息县:筑牢信用监管基石 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根基

来源:中宏网 发布时间:2025-09-01 10:04

在国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下,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将信用环境建设作为打通要素流动堵点、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抓手,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精准施策,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筑牢信用基石。

构建协同监管格局,筑牢信用监管基础

息县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由县政府牵头,市场监管、发改、税务、住建等25个部门参与的信用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信用监管工作格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息县跨部门联合监管实施办法》,梳理形成涵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等28个领域的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检查标准、流程和结果运用规则。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平台,息县实现监管数据实时共享,各部门检查结果72小时内全部归集至信用信息平台。今年以来,全县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120次,覆盖企业185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260个,联合惩戒失信企业5家。这种“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的监管模式,使企业迎检频次平均减少65%,监管执法效率提升45%以上。

实施信用分级分类,提升监管精准度

息县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河南)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台账,根据企业信用记录、经营状况等12项指标,将市场主体划分为A(低风险)、B(中风险)、C(较高风险)、D(高风险)四个等级。对A级企业实施“季度抽查+自主承诺”监管模式,依照经营范围,单项经营范围全年检查不超过1次;依次类推对B级企业每半年抽查1次;对C级、D级企业分别增加至每季度、每月抽查1次,实现“守信激励、失信严管”。在本年度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中,息县对10家A级农资经营主体简化检查流程,仅通过线上核查经营台账;对10家D级主体开展“全项目、全流程”现场检查,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案件3起,涉案金额5万余元。通过差异化监管,既保障了农资市场安全,又让诚信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市场主体满意度稳步提升。

科技赋能信用监管,扩大信用场景应用

推广信用场景应用,引导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在行政审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不断拓展和丰富“信易+”激励场景,推动信用惠民便企融入各个领域。目前,息县已推出“信易医”“信易批”“信易游”“信易行”“信易+停车”等21项守信激励措施。建立“信用+金融”服务机制,与县农商行等9家金融机构共享企业信用数据,推出“信易贷”产品。截至目前,全县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评价为56家守信企业发放贷款2.23亿元,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5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通过持续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息县将不断提升区域信用水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与全国统一大市场规则对接,让诚信成为息县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金名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闭】 【返回顶部】

指导单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10005452号-13 credit.henan.gov.cn

联系我们 |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