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决策部署,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抓手,不断创新监管理念与方式,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县域经济深度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强化信用基础,筑牢统一大市场根基。一是全面提升信息归集共享质量与效能。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和河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持续深化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外,重点加强司法协助、知识产权出质登记、股权冻结、年度报告、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归集,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市场主体信用画像,为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二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区域协作。积极探索与毗邻地区及重点货源、销售市场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双随机”联合抽查工作机制。共同制定抽查计划、协同组织实施、统一检查标准、共享检查结果,有效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多头重复检查,提升监管效能,为商品和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监管环境。
实施差异化监管,优化统一大市场环境。一是精准实施信用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科学划分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信用良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对信用风险一般的企业,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风险较高、失信或有不良记录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必要时实施现场检查,实现监管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二是依法审慎实施失信约束与惩戒。严格规范失信行为的认定、记录、公开和惩戒等环节,确保过惩相当。建立健全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和引导失信市场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避免信用监管“一刀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深化服务融合,激发统一大市场活力。一是推动信用信息社会化应用与服务。鼓励引导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等依法依规使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开发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需求的信用产品和服务。探索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于招投标、政府采购、银行贷款、评优评先等领域,让“信用”成为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通行证”,提升守信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诚信宣传与文化建设。结合“诚信兴商宣传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信用监管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和诚信典型,弘扬诚信文化,提升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和信用维护能力,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基础。
下一步,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进一步深化信用监管改革创新。持续加强技术赋能,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信用风险预警和精准监管能力。坚持拓展协作深度广度,推动与更多地区、更多部门建立更为紧密的信用监管协同机制。不断优化信用服务,不断提升信用修复便利度,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持续深化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旨在打造更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效维护统一大市场秩序,激发县域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