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信用数据共享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辽宁省财政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严格依照《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等国家政策要求,于9月20日完成辽宁省政府采购网升级改造。
据悉,此次升级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性实现了与“信用中国”平台深度对接、数据全面贯通,标志着辽宁省在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深化跨部门协同治理领域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为优化全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数据支撑。
信用核查从“人工查”到“一键核”,效率效能双提升
升级前,辽宁省政府采购信用核查环节需代理机构人工跨平台操作,该流程耗费时间和人力,不仅增加代理机构工作成本,更存在信息查询不全面、人工操作偏差导致的供应商信用误判风险,影响采购评审效率与公平性。
升级后,代理机构在政府采购信用核查页面仅需点击操作,即可在3秒内获取同一采购包组内所有符合实质响应要求供应商的全维度信用画像,涵盖失信被执行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政府采购领域严重失信当事人、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海关失信企业、严重违法运输失信当事人等关键信用信息。经测算,信用核查效率较此前提升超90%,同时通过电子化管理杜绝人工操作偏差,进一步保障评标过程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信用防控从“事后管”到“源头防”,监管体系再升级
为强化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管理,升级后的辽宁省政府采购网新增信用智能审核功能,对申请入库的代理机构及供应商,系统自动联动省发展改革委信用数据开展前置性信用核查。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涉及重大税收违法等法定禁止情形的经营主体,系统实行“一票否决”机制,直接阻断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资格。
该机制将政府采购信用监管从传统“事后审查”模式升级为“源头智能防控”模式,通过将信用监管贯穿政府采购全流程,辽宁省率先构建“财政监管 + 信用约束”协同治理新模式,为维护政府采购公平交易秩序筑牢“第一道防线”。
数据共享从“孤岛化”到“一体化”,政务协同开新局
此次辽宁省财政厅与省发展改革委的跨部门协作,是辽宁省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利用的创新实践。两部门以“服务企业、便利群众”为核心导向,主动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将分散在政府采购系统与“信用中国”平台的信用信息资源整合为标准化、可复制的政务数据资产,建立“一次采集、多方使用”的信息共享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障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以信用数据为纽带,打通经营主体参与政府采购的“便捷通道”,减少企业重复提交信用证明的负担,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下一步,辽宁省财政厅将携手省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聚焦数据深度剖析,探索信用信息更深层次融合与应用,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信用信息与网上商城、合同签署、金融服务等领域深度对接,进一步提升数据价值、简化用户操作,以信用为基石筑牢政府采购安全防线,助力政务数据共享成果在营商环境优化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