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站内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外动态

“信用包头”建设成效显著 数据赋能引领营商环境新跨越

来源:包头发改之窗 发布时间:2025-10-21 09:55

包头市发改委紧密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信用监管创新、信用服务实体经济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包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一是进一步拓展信用信息的收集范畴

在市场主体方面,全市信用信息覆盖的市场主体数量持续扩大,信用承诺、行政处罚等动态数据不断更新完善。同时,纳入动态跟踪的社会组织信用信息进一步丰富,重点补充了公益项目执行透明度、捐赠资金使用等12项特色指标,实现社会组织合规运营全流程可追溯。在个人信用信息方面,通过与金融、社保、公用事业等14个领域的数据贯通,累计覆盖自然人信用信息显著增加,新增个人职业资格认证、志愿服务时长等信用维度,其中个人信贷履约记录、水电气暖缴费等基础信息更新频次提升至实时同步。目前累计归集信用信息总量已突破3375.75万条,其中信用承诺信息81.93万条,水、电、气、不动产、科技研发等特定信用信息占比突出,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是“一纸信用报告”替代“双无”证明

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的通知》,企业在办理行政服务、商务合作、金融市场等事务时,可通过“信用中国(内蒙古包头)”网站免费下载《内蒙古自治区经营主体公共信用信息报告》,线上办理、次数不受限制,替代了过去需跑动多个部门开具的42类无违法违规证明,极大节约了企业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

三是信用监管创新成效显著

以信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完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印发《进一步加强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在充分掌握信用状况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监管。目前,在税收、人力资源市场、知识产权、文化旅游、建筑施工等32个行业领域,对7.2万个经营主体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实现了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精准监管。

四是经营主体信用建设稳步推进

健全事前守信践诺机制,在项目审批、招投标等领域建立行业信用承诺制度,在审批替代型、行业自律型等6个方面开展信用承诺,归集信息54.8万条。将信用查询嵌入日常监管环节,行政事项办理累计查询51.77万次。完善事后信用修复机制,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信用信息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完成信用修复5806条。

此外,包头市发改委联合市融媒体中心,6月份起集中开展信用宣传月活动,以多种形式分6期组织,选定6大主题,深入解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推选包头市诚信标杆企业,“图文+采访”阐释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解析信用修复流程,宣传“信易贷”平台,开展诚信知识有奖竞答,宣传范围涵盖了政府机构、企业、社会公众,鼓励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关闭】 【返回顶部】

指导单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10005452号-13 credit.henan.gov.cn

联系我们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