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立足实际,通过强化“信易+”惠企便企、市场主体“诚信名片”和政务诚信建设三项举措,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信易+”惠企便企工程建设。诸城市巩固并拓展“信易批”“信易贷”“信易医”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吸收企事业单位加入“信易+”守信激励创新联盟,优化升级“信易检”“信易影”等惠民应用场景,对守信市民和市场主体给予信用优惠激励。其中,市农商银行通过“信易贷”向447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5.13亿元,向2731名市民提供“舜德分”信易贷3.89亿元。市人民医院已为11000多名诚信市民提供住院免押金服务,免交押金总额达2亿元。
二是强化市场主体“诚信名片”工程建设。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全市市场主体开展公共信用评价。选取密州街道超然台路、龙都街道明诚路等商业街区,为部分沿街商户和企业建立公共信用档案,实现一户一档。依据评价情况为商户和企业制作“诚信名片”,并张贴在显著位置,助力诚信主体向消费者和客户展示良好信用形象,引导商户诚信经营。
三是强化政务诚信建设,打造诚信政府。诸城市建立政务失信动态监管、涉政执行案件预警、失信政府机构专项治理联动三项长效工作机制,严防政府机构失信问题发生。对进入法院执行环节的单位发送信用预警警示函,将治理关口前移,从源头杜绝政府机构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同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录用、评优信用核查机制,并在市委党校开设诚信课堂,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开展诚信专题培训。

 登录
登录 打印
 打印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