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站内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外动态

山东济宁:推行“信用+审批”模式,擦亮“经心服务·开工无忧”品牌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25-08-29 09:43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经开区落实落细中央以及省、市关于加强社会体系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推动“信用+承诺+容缺+帮办代办+远程勘验”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致力打造“经心服务·开工无忧”拿地即开工品牌,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破解土地、资金、能耗等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一、构筑信用基石,织密审批“一张网”。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区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成立了信用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赴徐州、潍坊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召开专题会议,对“信用审批”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二是出台实施办法。印发了《济宁经济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信用审批实施办法》,明确了信用审批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和监督机制。三是明确事项清单。针对每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各部门深入研究材料清单,梳理容缺与承诺材料,制定了《济宁经开区工程建设项目信用审批事项清单》。

二、创新审批模式,跑出服务“加速度”。一是实行容缺承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模拟审批等策略,使申请人在非关键材料暂缺或待完善时,通过提交申请及承诺,即可提前进入审批流程。二是实行信用管理。建立信用档案,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并依据信用等级定制审批流程与监管策略,以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审批与监管。三是推行个性化审批服务。为破解审批流程长、要素保障慢等难题,创新推出“22步工作法”,推行上门指导、并联办理等个性化服务举措,优化前后置环节,征地与供地前期工作并联推进,利用土地挂牌公示等‘空窗期’提前介入设计审查,将土地供应、规划审批、施工许可等环节无缝衔接,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合力打造“经心服务·开工无忧”拿地即开工品牌。

三、压实主体责任,筑牢风险“防火墙”。一是实行信用监督。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审批信息的实时共享,强化了申请人的信用监督机制,确保对企业失信行为能够迅速记录并有效反馈。二是实行信用惩戒。针对不同企业的失信行为,采取了差异化的信用惩戒措施,确保“信用审批”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得以彰显。三是建立红黑信用名单。对企业实施分类精准治理,将守信主体纳入红名单强化激励,对严重失信主体列入黑名单联合惩戒。建立规范修复机制,引导失信主体重塑信用,筑牢风险防控根基。

今年以来,已为山东光大线路器材有限公司特高压电力金具智能化绿色工厂项目、斯赛迪(山东)液压科技有限公司高压、超高压钢丝增强液压软管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济宁市嘉兴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数字印刷智慧包装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伟龙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技改扩产项目等15个省市重点项目采用信用审批模式办理有关建设项目手续,平均压缩办件时间30%,最短开工时间仅用时21天,保障了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开工。

下一步,济宁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深化信用审批改革,拓展覆盖范围,优化服务举措,夯实信用根基,提升信用信息精准度与时效性,为“信用+审批”改革行稳致远筑牢坚实支撑,将改革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聚力打造“经心服务·开工无忧”品牌,努力在济宁市“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奋力打造“济西工业新城”。

【关闭】 【返回顶部】

指导单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10005452号-13 credit.henan.gov.cn

联系我们 |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