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站内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驻马店西平县发改委:创新信用治理机制 重塑营商环境新生态

来源:西平营商 发布时间:2025-09-05 09:30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西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创新建立“信用修复+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推动全县失信主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全县高频失信主体数量由38家下降至2家;严重失信主体数量从181家下降至81家,降幅达55%,信用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强化统筹协调,构建信用治理新格局县发改委积极贯彻落实《河南省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办公室关于加强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治理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牵头法院、市场监管局、交通局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分类处置”的信用治理新格局。通过依法依规清理异常经营主体、严格落实失信被执行人案件公示要求、主动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等举措,推动121家企业列入异常名录,退出失信名单,100家严重失信主体完成信用重塑。

二、实施精准施策,分类指导修复路径在具体工作中,县发改委、交通局创新实施“信用修复暖心工程”,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准备修复材料、理顺修复流程。曾因47次失信行为被列入重点监管名单的西平金粒粮食购销集团车站库有限公司,在发改委专项工作组的全程指导下,不仅完成所有失信行为整改,还建立了完善的内部信用管理体系,在2025年夏粮收购中成功获批中储粮托市粮收购库点,每年为企业增收212万元,实现了从“失信典型”到“信用示范”的转变。

三、创新服务机制,巩固信用修复成效“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以刚性约束维护市场公平,也以柔性服务为企业赋能,核心就是要保护并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县发改委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惩戒与修复并重”的信用机制,推动落实“两书共达”工作制度,既保持了信用监管的刚性约束,又体现了助企纾困的温度。目前,已完成信用修复的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门槛降低、投标资格恢复、发展信心增强,信用修复的综合效应正在持续显现。

四、凝聚社会共识,共建信用营商新环境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县发改委还建立了“信用预警+动态监管”机制,对完成修复的企业实施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防止“改了又犯、犯了再改”的恶性循环。同时加大诚信企业激励力度,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评优评先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政策,让守信者真正感受到“信用有形、信用有价”。

如今在西平,重视信用、维护信用、修复信用已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县发改委通过创新信用治理模式,不仅解决了失信顽疾,更营造了“失信可修复、守信有回报”的良好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信”动能。

【关闭】 【返回顶部】

指导单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10005452号-13 credit.henan.gov.cn

联系我们 |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