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分离”“高效办成一件事”“马上办”“码上办”……一个个改革热词、一项项务实突破,“十四五”以来,我市聚焦企业所需、发展所向、群众关切问题,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优政策、提效能、激活力、蓄动能,以精准“组合拳”推动营商环境多维度、系统性优化,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围绕兴商活商 打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立足实际,做好顶层设计。2022年商丘出台了《商丘市“十四五”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聚焦优化政务、市场、法治等环境,夯实信用体系建设、紧盯发展中心任务等重点任务,让营商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法治保障更加坚强。2024年以来,我市又相继出台了《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整改提升工作方案》《商丘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等,由7位市领导分包17个营商环境监测指标工作专班,形成了领导分包、市级统筹、专班推进、县(区)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让企业进一次门办多件事。商丘明确权责边界,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印发相关意见,建立“一窗受理、一次申报、一并审查、一起核查、一个证件”机制,审批时限从法定1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同时,全面实施三张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非禁即入”。
“评定分离”,激发招标投标机制新活力。“评定分离”是当前招标投标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核心在于将“评标”与“定标”分为两个独立环节。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已有199个项目453个标段采用“评定分离”模式完成招标,交易金额达101.16亿元,市场竞争度提升5倍,外地企业中标率达63.9%。“从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来看,外地企业中标率是一项重要指标,说明我市的营商环境得到众多外地企业的肯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强化项目资金要素保障,建立健全综合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73.64亿元,较年初增加104.90亿元,较年初增长12.0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19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18.29万户,较年初增加1.66万户。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登记各类经营主体87.1万户,位居全省第4,增长2.5%,平均每天新增470户,彰显出蓬勃的市场发展活力。
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打造更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今年4月份,商丘中院联动浙江丽水中院共同调解成功的《某宠物用品公司与张某侵害专利权纠纷调解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近年来,商丘中院依托多元解纷大平台,通过“前端做好引导、中端联动化解、后端示范裁判”这套组合拳,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知识产权纠纷“一揽子”化解贡献法院力量。
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推进涉企纠纷快立快执。商丘在全省率先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巡察、法律、审计监督“五督联动”机制,推出入企检查“执法监督码”,营造法治营商环境。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开通投诉热线,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窗口,依法依规查办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案件,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今年以来,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交办我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案件22起,截至目前,已办结案件11起,11起案件正在办理中。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需要法治护航。今年上半年,一审买卖合同纠纷适用普通程序平均审理用时117天,居全省第6位;二审平均审理用时40天,居全省第7位;长期未结诉讼案件率为零,居全省首位;买卖合同申诉申请再审率0.38%,居全省第3位;涉企执行到位率50.13%。一年以上长期未结破产案件实现动态清零,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合并重整案件入选全省法院破产审判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在要求。深入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建设,我市严打侵权假冒行为,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充分,办理的“侵犯‘千仞岗’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入选全国商标类十大典型案例。
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 打造更加自由便利的国际投资贸易环境
“我们公司销往欧洲、非洲的产品,原来都用汽车拉到沿海报关,现在在民权保税物流中心报关,产品可通过铁路直接运到青岛港上船,每标箱综合物流运输费用下降30%。”10月9日,河南香雪海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秦洁说。
“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1月至8月,商丘、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分别完成保税贸易额42.4亿元和22.87亿元,同比增长80.39%、239.51%,总量居全省第1位、第2位,均在全国第一方阵。今年8月份,海关总署自贸司发布《关于在保税物流中心试点综合保税区相关改革措施的通知》,全国共6家,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入选,成为河南省唯一。
打通惠企政策直达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我市创新推出“技贸通”“智享惠”“通关模式自选菜单”一揽子智慧化应用,着力推进超硬材料、光伏组件、机电产品等出口。1月至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34.6%,增速排全省第1位。大力推广“智能审核+自助打印”智慧审签模式,优化签证作业流程,助力企业出口享惠提速。强化创新引领,新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108家,新创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6家企业入选省第五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212家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已建研发机构152家、占比72%。
1月至8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80.7万美元,同比增长1193%;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0家,同比增长25%;5家企业入选省第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带“源头工厂”名录。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扩大,商丘在打造“豫东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
围绕利企便民 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开办运输企业的联办效能,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1个工作日减少到现在的3个工作日,办理环节原来8个,现在4个……”10月10日,在商丘市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工作人员调出一份后台数据解释道,“这是我们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后的成果。我们把多个相关部门系统打通,数据共享,并联审批,企业无需再多头跑、重复交。”
上半年,共上线2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累计为群众办件量7.7万件,按时办结率98.5%,居全省第4位。今年7月份,我市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政务服务改革先进典型,在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进行分享。
创新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等涉企服务的创新模式。自该模式启动以来,在工程建设综合窗口对申请材料主体齐全,具备基本审批条件的申请人,经书面承诺后,可启动“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服务,助力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截至目前,共受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650项,涉及157个项目,同比增长60.2%。
以政务服务“三化”为目标,推进市政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实现“一体五端”协同融合。推进企业注销登记、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20项“一件事”全面上线,高效可办。优化不动产登记办理,上线“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网办”。推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智能审批,全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惠及10万余户经营主体。
“十四五”期间,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深化,我市被授予全国“城乡政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优秀地区”,10个县(市、区)“码上监督、马上服务”平台全部建成运行,“扫码入企”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全市已完成86278家企业“入企监督码”赋码工作,实现“四上”企业赋码全覆盖。商丘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A”级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