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站内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郑州:航空港区推行新型“三集中”高效审批模式 重塑政务服务新生态

来源:航空港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3 10:18

为推动审批环节深度整合、提升跨部门协同效能,航空港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创新推行以“窗口、后台、证章”三集中为核心的新型审批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业务协同、数字赋能,彻底扭转“多门审批”旧格局,构建“一站服务”新生态,实现等候时限缩短50%、跑动次数下降超70%、审批效能提升60%以上,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跃升。

一、窗口集约,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

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事项统一归并至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办事主体由“找部门”向“找窗口”转变,服务模式从碎片化向集约化升级。

一是资源整合“一窗收办”。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将原先分散在市场监管、社会事业、水电气暖等12个部门的13个专业窗口,整合为7个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涵盖企业开办、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民生服务等领域,实现1162项涉企服务事项、349项民生服务事项及38个“一件事”“一窗通办”,平均等候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以内。

二是专区集成“一站通办”。设置企业服务专区,集成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65项工程建设审批事项,依托专业首席服务员队伍,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咨询辅导、综合受理、帮办代办和跟踪服务,实现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服务集成办理,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

三是标准重塑“精准服务”。系统梳理高频事项审查要点,编制《一窗受理审查规范手册》,明确128项常见情形的材料清单、审查标准、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开展窗口人员全科培训和情景模拟,打造业务“一口清”、服务“一门通”全能型服务队伍,实现80%常见问题由窗口人员直接解答或处理,其余20%复杂事项通过内部协同机制即时转办,确保3分钟内响应,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二、后台集成,构建协同审批枢纽

创新协同审批机制,构建一体化运行体系,推动审批模式从“碎片分散”到“协同联动”转变,问题处理从“被动解决”到“主动优化”提升。

一是集中审批力量。建立实体化后台综合办公区,推动17个部门的行政审批办公室人员、权限、环节实质性、全业务进驻,实行“受审分离、协同联办、一站审批”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服务、项目服务、人才服务、民生服务、安居服务5个功能型党支部引领作用,持续强化审批人员改革共识,依托集中办公优势,推行联合辅导、并联审批、联合勘查等机制,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凝聚审批合力。

二是深化协同联动。建立审批办主任月述职会议制度,各进驻部门对标先进地区做法,提出创新举措,压实改革主体责任。设立审批联席会议制度,每周集中会商解决跨部门疑难问题,推动“企业群众来回跑”向“部门协同内部转”转变。

三是建立闭环机制。建立问题驱动的迭代优化机制,梳理政策落地实施及服务过程中的共性堵点38个,组织跨部门会商60余次,不断研究出台并完善“4+X菜单式”联合验收、“多测合一”、“技术包+数据包”等10项审批制度,推动从解决“一个诉求”向破解“一类问题”转变。

三、证章集中,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

整合证章服务资源,推动企业群众办事从“多头跑”向“一次办”、从“重复交”向“免证办”转变,显著提升末端服务体验。

一是印章统一刻制。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将16个审批部门原审批用章统一更换为“XX局(委)、办行政审批专用章”,实体印章与电子印章同步启用、统一管理,覆盖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有效解决多头用印、分散管理带来的标准不一、多次跑腿等问题。

二是证照集中发放。依托“用印、发证窗口”,对13个部门的64类证照批复集中管理、统一发放,对无需现场核验的证照文件,全面推行“免费邮寄”服务,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

三是数据归集赋能。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聚焦“企业变更”“职业资格注册”等高频事项,汇聚办理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实现电子与纸质证照同步制发、全量归集,结合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基础支撑功能,推动“五电”在1374个事项中全面应用,持续扩大“证照免提交”“全程网办”覆盖面。

【关闭】 【返回顶部】

指导单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10005452号-13 credit.henan.gov.cn

联系我们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