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儿童消费安全,鄢陵县信用办联合县市场监管局以软泥类儿童玩具专项整治为抓手,创新“信用赋能安全监管”模式,通过信用承诺、动态评价、失信惩戒等机制,推动玩具经营主体诚信自律,为儿童健康成长筑起“信用防护墙”。
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前,县信用办指导市场监管局制定《儿童玩具经营信用承诺书》,明确“不售‘三无’产品、不掺杂有害物质、索证索票可追溯”等6项核心承诺内容,组织全县64家玩具经营主体签订承诺书并通过“信用鄢陵”平台公示。承诺书将“产品安全”与“信用履约”深度绑定,要求经营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违反承诺的行为自愿承担信用惩戒后果。
针对校园周边文具店、玩具超市等重点场所,信用办联合市场监管局开展“承诺+培训”双轨行动:一方面现场指导经营者对照承诺条款自查自纠,另一方面通过“信用课堂”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将“诚信经营”纳入信用评价核心指标,推动承诺内容转化为经营自觉。
整治期间,县信用办依托“信用+市场监管”数据共享平台,实时归集检查结果,构建玩具经营主体“信用画像”:· 分级分类监管:将64家经营主体按信用等级划分为A(守信)、B(一般)、C(失信风险)三级,对A级主体减少检查频次,对C级主体实施“周巡查+重点抽检”,目前已对12家C级主体开展信用警示约谈。 失信行为“即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11盒“三无”软泥玩具、6件安全隐患产品,除责令下架封存外,同步将经营主体失信信息录入许昌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明确“销售不合格玩具”为信用负面行为,扣减信用积分2-5分/次。 安全指标与信用挂钩:将硼砂含量、产品标识等安全检测结果纳入信用评价,检测不合格的直接标记为“失信警示”,限制其参与政府采购及展会投标资格。
为强化震慑效应,县信用办建立儿童玩具领域失信行为“快速响应机制”:对2家销售“三无”软泥玩具的商户,除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外,信用办将其列入“儿童用品经营失信名单”,通过平台向社会公示,并推送至金融机构限制信贷额度;对3家整改不到位的主体,暂停其“守信商户”申报资格。明确失信主体需完成“整改验收+信用培训+公示承诺”三步修复流程,经市场监管局和信用办联合核查通过后,方可删除失信记录。目前已有1家商户完成信用修复,信用等级恢复至B级。
此次“信用+玩具安全”监管模式的探索,是鄢陵县信用办深化“信用赋能民生领域”的生动实践。下一步,信用办将持续扩大信用监管覆盖面,推动母婴用品、校园食品等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以“诚信指数”提升“安全指数”,为全县儿童营造更加安全、规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