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站内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外动态

天津:以纳税信用换银行信用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15-11-17 13:00

天津市稳增长、控风险再出实招,前不久,天津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银监局三方签署《“银税互动”合作协议》,打破银行与税务部门“信息孤岛”,让企业以纳税信用换银行信用,加快助推小微企业融资发展,规避银行无担保贷款风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据介绍,“银税互动”是在纳税人授权允许的情况下,引入“中立”且权威第三方税务部门提供的可靠信息,使银行更加了解企业真实发展状况,帮助银行有效识别风险,同时也帮助企业更便捷获得急需的银行贷款用于发展。

今年,天津税务机关通过95个评价指标对纳税人的涉税申报信息、税款缴纳信息、发票使用信息、涉税登记与账簿、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信息等进行量化评价,把纳税人分为A、B、C、D四个信用级别,实行等级服务和管理。

天津市地税局副局长高秋丰表示,目前天津税务部门评选出A级纳税人达3.26万户,B级纳税人6.8万户,让企业以纳税信用换银行信用,帮助企业及时申请到银行无抵押信用贷款,真正缓解融资难问题。银行有效防范了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问题,同时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培植了新税源,可实现“银税企”三方共赢发展,此举将惠及天津20余万户小微企业。

按照三方协议,税务部门和银行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以纳税信誉为基础的银税合作机制,推动纳税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有效对接,实现信用信息的共建共享。税务部门定期向银行提供企业纳税信誉评价结果,银行依据纳税信用等级和纳税信用记录,向守信企业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及相关金融服务,配备专项信贷资源,优化信贷资金流程,银行定期向税务部门通报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天津是开展“银税贷”业务较早的地区之一。此前,已有光大银行、建设银行与税务部门互通信息,累计为74家小型微利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1亿元,解决就业800余人。此次由市银监局与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联手签约“税银互动”,将覆盖全市银行业,惠及津城10余万户小微企业。

天津市银监局长向世文表示,这次银税企全面合作,一方面,针对银行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不全、财务信息不规范等问题,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审批增加了依据,也为贷款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扩大了银行筛选小微企业客户的有效范围,从而有利于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覆盖面,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

“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物,也难找到保证,而金融机构一般要求小微企业有抵押担保物和保证,否则很难提供信用贷款。”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丛屹教授表示,如果金融机构能够了解企业的纳税记录和相关信用情况,提供小额信用贷款一般是比较安全的。天津“银税合作”机制,有利于银行业金融基本甄别企业的信用状况,既能改善对相关企业的有抵押担保信贷服务,改善对其提供的信用贷款服务,也有利于企业规范纳税行为,增强纳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丛屹表示,企业征信体系应该是全方位的,“法院也应该向金融机构提供企业违法记录,工商也要提供企业登记管理方面的记录,公安、质检、民事记录也需要纳入征信体系,这样才能发挥征信体系的最大作用,实现企业、金融、税务三方共赢,推动建设基于社会大数据的更加全面的信用体系。”

【关闭】 【返回顶部】

指导单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10005452号-13 credit.henan.gov.cn

联系我们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