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许昌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要求,以“助力重塑信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探索信用监管与服务发展最佳结合点,着力提升信用修复效能,助力企业重塑信用、重返市场。
制定“三指南”信用修复制度。制定《经营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指南》《经营主体列入严重失信名单信息修复指南》《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指南》三个指南,明确修复流程、对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去重精简”,实行信用修复申请“三书合一”,为经营主体提供清晰指引。
推行“四书同达”机制。积极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1+3”告知制度,主动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该行政处罚信息被公示的网站、修复途径等内容,明确行政处罚可能带来的影响,提醒行政处罚相对人主动做好信用修复工作。
开展“打铃提醒”服务。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动态筛查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打铃提醒”,分阶段推送修复提示。全面推行线上信用修复模式,实现办理信用修复“零跑腿”,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实行“容缺+承诺+宽展”容缺受理。线下,对主要材料齐全但次要材料暂缺的企业及低风险主体实行“容缺+承诺+宽展”信用修复服务,允许次要材料在规定期限内补齐,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成本,持续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区市场监管部门已为40余户经营主体提供信用修复业务指导,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培训12期,完成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28户次,信用修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