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体化信用查询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站内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漯河市郾城区:以信促治 以治惠民

来源:漯河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30 09:47

今年以来,郾城区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链条,提升治理能力、健全治理体系,走出一条“以信促治、以治惠民”的优化营商环境新路径。

筑牢信用治理制度根基

健全组织机制。调整扩充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至40个,指导各镇(街道)、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区级统筹、部门协同、镇街落实”三级责任体系,形成“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抓细、股室联动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谁来干。完善制度体系。印发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打造“诚信郾城”实施方案和“信易+”应用场景实施方案等,明确信用信息归集、“信易+”场景拓展、联合奖惩等任务清单,让“守信有激励、失信有约束”有章可循,明确干什么、怎么干。搭建技术平台。升级完善区级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用信息采集、审核、查询、分析、预警全流程线上化。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放置自助查询机,提供信用报告打印、信用查询等便民服务,让信用信息可查、可溯、可用,解决数据不通等问题。

推动信用治理惠民便企

“信用+政务”提效能。创新实施“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分级分类+非现场监管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按信用等级将经营主体分为优、良、中、差,抽查比例从1%到100%差异化设置,既能减少对守信企业的干扰,又可以精准管控失信风险。推行“信用+容缺受理”“信用+告知承诺”审批模式,累计快审快批涉企事项336件,使企业办事效率提升40%以上。“信用+民生”暖民心。开发“信易+阅”“信易+维修”等24个“信易+”应用场景,提供免押金、折扣优惠、优先服务等70余项便利,累计惠及群众2300余人次、市场主体260余家。“信易+金融”解难题。依托省、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易贷),推动全区商业银行100%入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易贷”产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精准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使4647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授信,放贷金额达34.8亿元。

维护信用治理权威公正


强化正向激励。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国有土地出让、政府性资金安排、资质审核等事项和重点领域设立信用核查环节,对恪守诚信的企业、个人,通过“信用郾城”网站进行公示,加大媒体宣传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反向约束。严格落实《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5年版)》,持续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对各级政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四类主体定期进行全面筛查,消除政府机构失信隐患,督促失信政府机构履行法定义务,增强政府机构守信意识。对失信市场主体采取限制参与招标投标、限制申请政府性资金、从严审核许可事项等多种手段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引导全社会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做好信用修复“容信”。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失信告知—修复提醒—全程帮扶”机制,通过专题培训、一对一指导,帮助失信企业纠正行为、消除不良影响。截至目前,累计帮助30家企业完成125条行政处罚信用修复。

厚植信用治理文化土壤


诚信宣传“六进”活动广覆盖。持续开展诚信教育“进单位、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市场”活动,在单位打造诚信文化走廊,在学校将诚信融入思政课,在企业推行诚信经营承诺书,在社区评选诚信好家庭,在农村培育诚信农产品,在市场设立消费者维权站,累计组织开展诚信讲座、主题宣传等活动150余场。典型引领强示范。持续开展十佳市民、感动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乡村光荣榜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选树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截至目前,郾城区累计获评中国好人5人、全国最美家庭1户、河南好人5人、漯河市道德模范5人、漯河好人29人。

【关闭】 【返回顶部】

指导单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河南省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

备案号:豫ICP备10005452号-13 credit.henan.gov.cn

联系我们 | 互动交流